日前,由中国翻译协会、中国翻译研究院与天津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,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支持,《中国翻译》杂志社与天津外国语大学万博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app联合承办的第三十四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圆满落幕。本届大赛设立汉语与英语、法语、俄语、西班牙语、阿拉伯语、德语、日语、朝鲜语、葡萄牙语、意大利语10个语种的双向互译,共计20个比赛项目,其中葡萄牙语、意大利语为本届大赛新增语种。大赛共收到有效参赛译文32999份,经过严格的评审和终审讨论,共评出获奖者982名。我校荣获组织承办奖,14名学子获奖(其中二等奖1人,三等奖3人,优秀奖10人)。
本届大赛我校获奖学生名单
姓名 |
学院 |
专业 |
学历层次 |
参赛组别 |
奖项 |
李欣然 |
英语学院 |
英语语言文学 |
硕士生 |
英译汉 |
二等奖 |
王晶 |
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 |
英语语言文学 |
博士生 |
汉译英 |
三等奖 |
田梦琳 |
英语学院 |
翻译 |
本科生 |
英译汉 |
三等奖 |
沈曈 |
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|
葡萄牙语 |
本科生 |
葡译汉 |
三等奖 |
王鸣 |
国际商学院 |
国际经济与贸易 |
本科生 |
英译汉 |
优秀奖 |
吴琪 |
万博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app |
法语笔译 |
硕士生 |
法译汉 |
优秀奖 |
徐畅 |
日语学院 |
日语 |
本科生 |
汉译日 |
优秀奖 |
徐佳慧 |
英语学院 |
翻译 |
本科生 |
英译汉 |
优秀奖 |
张然 |
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|
西班牙语 |
本科生 |
西译汉 |
优秀奖 |
张一帆 |
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|
德语语言文学 |
硕士生 |
德译汉 |
优秀奖 |
程惟敏 |
国际商学院 |
国际经济与贸易 |
本科生 |
英译汉 |
优秀奖 |
范逸菲 |
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|
法语语言文学 |
硕士生 |
法译汉 |
优秀奖 |
金可 |
亚非语学院 |
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|
硕士生 |
朝译汉 |
优秀奖 |
李潇艺 |
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|
德语 |
本科生 |
德译汉 |
优秀奖 |
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于1989年创办,是目前中国翻译界组织时间最长、规模最大、影响最广的翻译大赛,受到全国乃至海外青年翻译爱好者的欢迎和热情参与。本届大赛除吸引到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师生外,还有工作在国家机关、军队系统、企事业单位的翻译从业人员,从事自由职业的翻译爱好者,和来自美国、英国、法国等57个国家的231名外籍选手。大赛自去年10月启动,在中国译协的指导帮助下,我校秉承严肃认真、细致有序、公平公正的原则,邀请各个语种的权威专家和业内人士成立组委会和专家组,严肃对待命题和评审各个环节。赛题命题及后续参考译文制作都经过专家组反复认证讨论,着力响应国家语言战略需求,紧贴国际传播热点,考察选手把握和再现原文风格的技艺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。评审环节通过初评、复评、终评和终审讨论层层把关,保证评审工作公正、有序、高效完成。
除组织赛事外,我校还积极组织、指导学生参加比赛,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和参赛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。大赛的成功举办,不仅体现了我校学子良好的翻译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功底,充分展现了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建设成果,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的专业影响力。学校将以此大赛为契机,继续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布局和市场需求为导向,担当进取,砥砺奋斗,为国家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和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作出更大贡献。
(内容审核/ 郭芃 王瑾 杜灏洁)